|
||||
|
||||
|
在水電一局臨滄地區工程建設指揮部,有這樣七位“50+”的老員工,他們宛如熠熠生輝的燈塔,矗立在項目建設的航程中,照亮了項目建設的漫漫征程。他們用歲月沉淀智慧,以堅守詮擔當,他們不僅是水電一局發展的見證者,更是臨滄光伏項目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。 歲月留痕,見證發展榮光 他們是水電一局行走的檔案,更是企業從篳路藍縷走向蓬勃發展的見證者與開拓者。每一次技術飛躍,都凝聚著他們的智慧;每一道難關攻克,都印刻著他們的足跡。他們是企業大廈最堅實的基石,用默默奉獻,托舉起我們共同的輝煌。他們的奮斗,本身就是一座豐碑。 杜鐵斌,作為生產調度室負責人,將大半生精力悉數奉獻給水電事業。曾幾何時,他意氣風發帶隊沖鋒一線,以實干鑄就工程佳績;如今他依舊心系崗位、深耕不輟,用專業與堅守護航生產運轉。他恰似經驗豐富的船長,在生產調度的海洋中精準掌舵,讓各環節銜接緊密、高效推進,用數十年深耕詮釋著水電人的責任擔當。 張英,同樣在生產調度室肩負重任,還有幾年便將退休。但他從未有過絲毫懈怠,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和嚴謹的態度投入到工作中。他就像一顆定盤星,穩穩地把握著生產調度的節奏,讓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。在他身上,我們看到了老一輩水電人對工作的執著與堅守。 勤懇敬業,鑄就崗位典范 在工作中,他們個個都是勤勤懇懇、兢兢業業的楷模。張立偉,作為設備物資部的庫管員,他深知物資管理的重要性。每一件設備、每一批物資,他都精心登記、妥善保管。在他的管理下,料場井井有條,從未出現過物資短缺或錯亂的情況。他就像一位守護寶藏的衛士,為項目的順利推進提供了堅實的物資保障。 田勇和李廣州兩位司機師傅,常年穿行于項目沿線。無論烈日酷暑還是暴雨傾盆,他們總能憑借嫻熟的車技與負責的態度,準時準點地將人員送達。他們是項目全體員工信賴的同行人,他們以車廂為紐帶,用責任與汗水,為項目的順暢運轉提供了堅實有力支撐。 王宏剛,這位司機兼生產調度室管理人員,心態年輕得讓人驚嘆。他不喜歡別人叫他叔,更愿意大家喊他哥。別看他已經50多歲,干起活來卻絲毫不輸年輕人。修自行車、修水管、拉電線、按電燈,這些瑣碎的事在他手里都不在話下。他就像一個萬能的多面手,哪里需要就出現在哪里,為項目解決了無數難題。 親和友善,傳承水電精神 他們不僅在工作上表現出色,在生活中更是為人親和,就像長輩一樣關心著年輕一代。當年輕人遇到困難時,他們總是第一時間伸出援手,耐心地開導和幫助。 任國林,作為常務副經理,他以身作則,用自己的言行影響著身邊的每一個人。他不僅在工作上給予年輕人指導和支持,還在生活中關心他們的成長和進步。他就像一位大家長,讓整個團隊充滿了溫暖和凝聚力。記得有一次,一位年輕員工在工作中遇到了挫折,情緒低落。他發現后,主動找他談心,用自己的親身經歷鼓勵他不要氣餒。他的話語就像一束光,照亮了年輕員工前行的道路。 新老交替,續寫水電華章 如今,水電一局正處于新老交替的關鍵時期。這七位老員工就像一座橋梁,連接著過去和未來。他們將自己的經驗和智慧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年輕一代,幫助他們快速成長。同時,他們也積極適應新的工作模式和技術手段,與年輕人一起共同探索創新。 在他們的帶動下,年輕員工們充滿了干勁和活力。他們虛心向老員工學習,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。新老員工攜手共進,形成了強大的工作合力,在他們的影響下,年輕員工們逐漸成長為能夠獨當一面的骨干力量。為水電一局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。 “莫道桑榆晚,為霞尚滿天。”這七位“50+”的老員工,用數十年如一日的堅守與奉獻,深刻詮釋了水電人“干在實處、精益求精”的精神內核。他們是水電一局的榮光,更是照亮后輩前行的精神燈塔。讓我們向這群用歲月書寫忠誠的前輩致以最崇高的敬意,祝愿他們身康體健、歲月安暖;更期待他們帶著這份初心與熱忱,在光伏能源建設的征程上繼續綻放余暉,續寫屬于水電人的璀璨篇章! |
||||
|
【打印】
【關閉】
|
||||
|
|